夏季是食品安全事故易发高发时段,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,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,二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全区人民群众发出风险警示提示。
一、 安全采购 购买食品尽量选择正规商场和超市、农
贸市场等,应注意对食品的感官性状检查,防止购买腐败变质的食品。购买预包装食品,除查看生产日期、保质期外,还要查看包装是否完好,不要购买包装破裂、变形、鼓包(涨袋、胖听)等现象的产品。蔬菜食用前尽可能先浸泡半小时后再清洗食用,要主动向商家索取购物票据。
不采摘、不购买、不食用野生蘑菇。野生毒蘑菇种类繁多,肉眼很难鉴别是否有毒,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食用野生蘑菇。
二、慎用凉菜 夏季的气温、湿度非常适宜细菌的生长繁殖。若熟食、凉菜储存不当或隔顿,隔夜菜没有彻底回锅加热,都会使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。
烹调好的食物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,用餐后剩余的食物应当及时冷藏贮存,食用冷藏后的剩饭、剩菜前应确认食品无腐败变质,并再次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。
家庭应尽可能不食用生海水产品;尽可能不自制凉拌菜,确需制作时,蔬菜、瓜果等一定要洗净、消毒,砧板要先用洗洁剂清洗,再用冷、热水(80℃以上)冲洗、晾干后待用。
三、烧熟煮透 夏季是各类菜豆(四季豆、芸豆、豆角等)大量上市的季节,生的菜豆中含有皂甙和红细胞凝集素,通常情况下,充分加热后能够破坏其毒素,一般不会引起中毒,但如果菜豆烹调时加热不彻底,食用后就会引起中毒。必须严格按照“一洗二浸三烫四烹调”工序进行并烧熟煮透,以防食用未经煮熟的菜豆可能引起的食物中毒。
四、网络订餐 注意查看卖家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或《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》,选择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配送,尽量缩短食品运送时间,收到食品后要检查包装及食材质量,勿长时间存放,尽量不网购凉菜、生食品种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。
五、 原料采购 餐饮服务单位采购食材要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,禁止采购来源不明的食材;严禁经营野生蘑菇、非法捕捞渔获物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;杜绝采购、使用病死、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、畜、兽、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。
六、加工制作 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控制食物加工制作关键环节,加工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,刀具、砧板(菜板)要生熟分开,用后及时清洗消毒、通风晾晒,防止混用,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。加工油炸面制品(油条等),严禁超限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。不要长时间或者隔夜泡发木耳、银耳等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或泡发木耳、银耳等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,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,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、不食用发酵米面类食品,现用现泡发木耳、银耳等。
五、及时报告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,消费者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,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,以备调查原因。同时可拨打12315进行举报。
餐饮单位(尤其是接待婚礼宴会酒店、农村集体聚餐、学校食堂、建筑工地食堂、中央厨房、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的一次性聚餐要对食品按照要求进行留样,留样不低于125g),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,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,并按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,保留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剩余食品及其原料、工具和设备等,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。